国内首个民航飞行员心理特征研究课题进入结题倒计时
本网讯雷凌航摄影报道:5月24日,学校与东航股份公司举行民航软科学项目“民航飞行员心理特征及行为方式研究”课题交流会。与会领导、专家就课题进展情况及项目后续的测评、应用等展开讨论。据悉,该课题是国内首个针对民航飞行员心理特征及行为方式展开的社会科学研究,由东航股份公司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合作进行。经过一年零六个月的调查研究和超过500名飞行员样本的比对分析,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进入结题准备阶段。
课题组领导小组成员、校党委副书记陈大伙,校党委常委、工会主席黄清文,东航股份公司工会主席胡际东,学校组织部、宣传部、研究生处负责同志以及课题组部分成员参加交流会。
陈大伙副书记在致辞中强调,学校与东航的合作由来已久。东航作为国家骨干航空运输集团,对我校飞行员培训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我校也为东航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的人才保障。飞行学院作为全球办学规模最大的蓝天大学,经过近六十年人才培养的探索、积累,建立了机型种类齐全的全过程培养模式,形成了具有行业权威影响力的培训标准。这成为课题合作良好的资源基础。通过课题合作与成果应用,将有助于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引导,也将进一步加深校企双方交流,推动民航系统协同创新。
课题组成员、学校研究生处处长罗晓利作课题工作报告。来自飞行、航医、心理咨询等领域的专家对项目后续的完善及应用平台开发、成果转化等提出相关建议。
胡际东主席针对课题结题准备阶段的工作,要求课题组定位一流目标,严把进度,提高质量;密切联系行业运营实际,注重成果转化。
据介绍,该课题定位于填补国内空白,形成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指南。2011年10月获民航局人教司批复以来,飞行学院与东航股份公司通力合作,经过详细的前期访谈和样本分析,形成了不同年龄群体的飞行员心理状态比对研究模型,并开发出民航飞行员心理在线测评系统、EAP手册、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指数报告等成果。项目成果有望率先在东航展开应用,通过对飞行机组心理健康水平的监测、疏导,将有效提升航空公司的持续安全运行水平。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