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长期挖掘学院深厚办学历史文化,积极拓展以文育人渠道和文博育人覆盖面。近日,成功入会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
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于2012年5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由教育部思政司指导,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市高校博物馆联盟、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141所高校博物馆组成。在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引领核心价值、助力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公众的文博育人格局。
中飞院伴随着新中国民航事业的起步而创建,其前身是1956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成立,由毛泽东主席任命军政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肩负为国家培养合格民航飞行人才的特殊使命,是中国民航局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中飞院始终全面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红色基因”,秉承“远举高飞,博学笃行”校训,弘扬“忠诚团结,勤奋严谨,安全精飞,求实创新”校风,厚植“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的宗旨意识,传承“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育人“九字经”教风,形成了具有中飞院特色的大学文化。
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民航职业飞行员培养规模最大、能力最强、水平最高,享誉国内、在世界民航有着较高影响力的高等学府。中国民航70%以上的飞行员、80%以上的机长毕业于此,被称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
学院地跨两省六市,管理运行5个机场,校区面积近2万亩,拥有各型教学训练飞机400多架以及教学用模拟机、发动机等设备500余台,有着十分丰富的博物馆实物资源。
学院本部校史馆,初建于2006年,2021年9月重建开馆,展示面积近3000平米。
学院早期建设者来自空军49个单位,他们大多有着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经历,有的来自东北老航校,有的来自“两航起义”。许多优秀校友的英雄成就,让学院有了“英雄飞院”的美誉。中飞院丰富的航空教育资源和校史文化资源,为学院博物馆群建设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另外,学院还有石碾广场、金工实训基地等室外展示场地,展示退役的教学飞机,抗战时期留下的机场建设用石碾,以及包括著名诗人流沙河等参加过机场修建人员的手迹。
学院下属的5个分院处于不同的地区,均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有4个分院建有各自的发展历史陈列馆,合计展示面积近4000平米。其中新津分院和广汉分院的训练机场,是四川民众在二战时期,不畏艰难修建的轰炸机基地,对打败日本法西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时遗留下来的修建工具石碾、部队老营房、机场老油库等文物是学校博物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个石碾还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征集展示。
中飞院将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的天府新校区,修建全新民航科教基地,基地距离天府国际机场5公里,主体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
目前,新校区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基地主楼也即将封顶。
基地将建设成为融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专业性展览场馆,实现基地“弘扬民航文化,传播航空知识,服务民航教育”为办馆宗旨。
未来,中飞院将充分利用学院及民航丰富的航空科教资源,以民航科技基地为主阵地,进一步打造富有中飞院特色、传播民航文化的博物馆群落。
上一条: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寻找你!
下一条:中飞院限量版航展徽章在哪里
2025-05-06
2025-04-30
2025-04-29
版权所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蜀ICP备05031896号-1 川公网安备510681025107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