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阆中机场续建《可研报告》通过初评

发布时间:2012-05-17

该新闻已被天津、和讯、搜狐等门户网站转载

本网讯 李忠粮报道:经过实地踏勘、反复论证,逐句推敲,日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阆中机场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通过了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专家组初步评审。专家意见形成时,记者从众人的掌声中,看到了阆中机场喜获重生的欢愉。

扩大能力

已显必要和迫切

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飞院便成为新中国民航这“盘棋”的关键一子。

有资料显示,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发生后,共和国的缔造者们把新中国民航现代化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年后的1956年9月,飞院在美丽的天府之国破土而出。而此前,新中国民航的人才培养却从来没涉及到真正意义上的正规高校。

从此,飞院犹如一部“永动机”,源源不断地把知识、人才输送到民航各专业领域,并由此孵化出新中国民航建设发展的春潮。

然而,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受困于“钱”和训练资源不足的影响,民航飞行员培养,并没有与民航蓬勃未艾的发展大势对接、等位。这期间,尽管飞院人,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多的去占领、守护我国民航飞行员培训市场,但终因民航发展太快、需求太大,飞行员缺口仍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历史与现实已经证明,下好飞院这一步“棋”,将是关乎民航全局的大事。

根据民航局预测,“十二五”期间,民航将新增运输飞机1174架,新增通用飞机990架以上,需增加飞行员16500人。而目前,作为中国唯一、全球最大、世界一流的民航大学,飞院每年最大飞行量在25万小时左右。按每年培养1600名飞行员计算,需要的飞行量为34万小时,缺口达到9万小时。

因此,从2008年开始,飞院的决策者们便着手思考扩大能力,提升质量的“6321”工程。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续建已停工近17年的阆中机场,便成为飞院解决训能矛盾,满足民航发展需要的一次重要战役。

突起波澜

又见真诚和坚持

已是暮鼓时分,依树而走的山风,慢慢拉低了斜阳。5月中旬,当经过两小时30分的航程、4个多小时的车程,一群头发花白的评审专家,从北京经成都,抵达阆中市石龙镇史家梁时,他们被眼前的一幕震动了。

专家脚下的这道山梁,是阆中机场所在,它东枕巴山、西倚剑门、雄峙川北,这里距滔滔奔流的嘉陵江仅一公里,地势十分开阔。不过由于久未开工,这个巨大的建设工地,已经长满了荒草。

“当时,我们很激动。尽管机场场址已闲置了10余年,但场址环境及周边净空,并没有遭受破坏,还具备续建的基础。盘活这项闲置资产,既能为飞院带来飞行增量,又能拉动阆中经济社会发展,可谓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当晚进行的评审预备会上,主持会议的评审专家,说出了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专家组成员的一致看法。

然而,意味深长的是,就在多数代表认为,《可研报告》通过评审将水到渠成之时,次日进行的评审会上,先是有代表在发言中提出:续建阆中机场,是否会影响成都打造西部航空枢纽的战略部署等三个问题。尔后,又有人对《可研报告》中所涉机场功能方面的文字表述提出异议。如此一来,可研评审工作会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没有人生来就愿意屈服、妥协,飞院也不例外。

“续建阆中机场,省上的领导同志有明确批示:前期准备工作可以推进,但具体实施,需要视成都第二机场选址的情况而定。”面对突然出现的波澜,以张泽龙为代表的飞院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真诚回应、据理力辩。

“省领导的意见非常明确:只要不与成都第二机场建设发生冲突,推进阆中机场续建工作省里是持支持态度的”。张泽龙补充说明。

“阆中机场与成都地区相距甚远,管制区域及进离场航线不会发生重叠、交叉,在空域、飞行程序、管制运行方面也不存在冲突”。与会空管专家从专业角度予以回答。

而来自北京的评审专家宋晔则表示,就盘活国有资产和促进阆中经济社会发展而言,飞院续建阆中机场,是一件打着灯笼也难找到的好事。

争论在继续,真理越辩越明。

统一思想

收获希望和胜利

应当说,在项目可研评审过程中出现一些争论,或者是置疑,并不一定是坏事,相反,在不同意见的争鸣中形成共识、完善方案,更有利于科学发展。

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许更能接近争论的真相。发展航空运输,是阆中人的热切期盼。但某一天,有人从搜索引擎中发现“通用航空机场”的概念,与航空运输并不能等量时,作为业外人士,对引入以通航飞行为主的飞院来续建机场,其置疑、争议也就在所难免。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飞院在讨论阆中机场续建工作时,就已经根据国家、民航发展前景,做了超前规划,阆中机场续建完成后,其规模将与绵阳机场和迁建后的遂宁机场相当。

不过,评审会上的插曲,也引起了阆中市委的关注。已决定当日下午前往成都参加重要会议的市委书记蒋建平,利用午休时间主持召开了有各方代表参加的碰头会。

会上,蒋建平说,“我们要坚定信心,全力推进机场续建工作。”他要求,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5月8日,市委与郑孝雍校长会晤时达成的共识上来。对于一些枝节细末上的分歧,必须以续建工作的大局为重。

阆中的态度、飞院的真诚、专家的守望、代表的执著,《可研报告》评审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中渐渐落幕。

来自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的专家组认为,随着民航的迅速发展,航空公司对飞行员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飞行员培训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民航发展的瓶颈。

阆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土地、水利、矿藏、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腹地,单一的地面交通限制了当地的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盘活阆中机场的现有资源,适时开展民航运输业务,将大大增强阆中的区位优势。

总而言之,阆中机场续建工程,是盘活国有闲置资源,提高民航飞行培训能力,满足民航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对阆中市适时开展民航运输业务,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专家组建议:当地政府应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抓紧开展阆中机场民航运输业务的前期工作,适时开通民用航空运输业务;要尽早做好机场总体规划,对机场的发展用地、净空、电磁等环境严加控制和保护;同时,政府配套的场外项目,应与机场建设同步实施;专家还希望有关单位抓紧与省级主管部门就项目建设有关事宜进行协商。

专家对阆中机场进行实地踏勘

民航局人教司赵洪海深入现场踏勘

专家对阆中机场进行实地踏勘

评审会现场

评审会现场

最新热点

版权所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蜀ICP备05031896号-1 川公网安备510681025107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