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打造飞院特色,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12-06-01

打造飞院特色,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本网讯 雷凌航 摄影报道:民族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关乎国家的软实力建构;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助力精神文明的建设,治学水平的提升。5月30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举行第一届理事会会议。会议全票通过《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社科联章程》;与会代表围绕我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申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化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校党委书记朱勇、党委副书记陈大伙、副校长陈布科,以及首届理事会理事近30人参加会议。陈大伙副书记主持会议。

砥砺笃行,构筑飞行大学的质量基石

2011年11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社科联正式成立,为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搭建了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对于首届理事会的召开,学校社科联主席、校党委书记朱勇评价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党建思政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两课教育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德育为先、严字当头”的育人理念下,飞行摇篮精飞砥行,民航黄埔百花齐放。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实力稳步前进,师资队伍持续提高,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上下一盘棋的努力,为飞院社科联的成立和职能发挥创造了条件。

会上,学校社科联副主席、副校长陈布科宣读了《四川省社科联关于同意接纳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为团体会员的批复》和第一届理事会组织机构及成员名单。

整合资源,发挥社科联重要功能

在审议并通过社科联章程后,第一届理事会开始正式履行自身职责:讨论“飞行学院申报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初评办法与方案”。记者获悉,由于成为四川省社科联团体会员,我校也首次拥有了四川省社科奖的初评资格。本次初评全校共收到15项成果,省规划评奖办分配给我校2项推荐指标。社科部副主任冷伟对我校推荐参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初评办法及方案进行了宣读和解释说明,理事会全体成员表决通过。

如何更好的发挥社科联引领方向、搭建桥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推进行业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

与会的理事、专家百家争鸣——

“发挥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加快人文社科基地建设”;

“加大社科科研项目扶持力度,提高科研培植能力”;

“结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立足校情,制定‘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

思维激荡的“头脑风暴”中,哲学社会科学的新画幅成为世界最大的蓝天学府新的发展目标。

虚功实做,打造飞院特色

“学校社科联的成立及首届理事会的召开,有利于整合全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展开项目申报、成果评奖等工作;有利于加强师生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和科普工作推广。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推进民航强国战略的需要,归根到底有利于我校建设一流蓝天大学的宏伟目标。”朱勇书记用四个“有利于”总结了社科联工作的意义。

在听取理事会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的建议后,朱勇书记要求:要把人文社科工作“虚功实做”,打造出民航行业院校的特色。

他希望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为加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提供保障,形成推动人文社科建设的强大合力。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践行我校的育人使命与担当;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好社科联联系学校党委和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的纽带作用;最后要贴近民航需求,打造飞院特色,为我校内涵式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外媒链接:《打造飞院特色,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学校社科联第一届理事会召开

最新热点

版权所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蜀ICP备05031896号-1 川公网安备510681025107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