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金20载 长空大地写风流
遂宁航站建站暨保证飞行安全20周年
本网讯 刘蓉 董艳 郑波摄影报道:7月4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以下简称飞行学院)遂宁航站彩球飘扬、灯笼高挂,花团锦簇、彩旗飞舞。办公楼前“热烈庆祝遂宁航站建站暨保证飞行安全20周年”的巨幅标语,显得格外瞩目,航站园区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航站报告厅,飞行学院院徽居中高挂,10面红旗在绿色洒尾葵的映衬下分排在主席台两侧,分外鲜艳。“遂宁航站建站暨保证飞行安全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的会标悬在报告厅中央,会场布置得庄严而不失热烈。
10时30分,表彰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飞行学院院长郑孝雍,副院长关立欣、吴旭勇,校党委常委、工会主席黄清文,校长助理李勇军, 遂宁航站站长卢智文、书记张德彬出席表彰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遂宁航站老领导、职工代表,飞行学院各分院、修理厂、三星通航,学院机关职能部门的有关领导100余人参加表彰大会。表彰大会由张德彬主持。
表彰大会上,吴旭勇宣读了《关于给予遂宁航站飞行安全20周年奖励的通报》;张德彬书记宣读了航站《关于建站20周年“安全标兵”的表彰通报》,学院和航站领导为“安全标兵”及“安全与发展”征文获奖者颁奖。
卢智文作了主题讲话;嘉宾代表、新津分院院长王小龙向航站20岁生日致贺词;关立欣发表讲话,代表学院党委和学院领导,向遂宁航站表示祝贺。
痴心这块热土
二十年的坚守与奉献
大会上,特别为航站建站20年制作的配乐、配音电子画册在会场大屏幕上展示,娓娓深情讲述了航站动人的岁月故事:
遂宁机场始建于1933年、距今已近80年的历史,抗战时期为保家卫国立下汗马功劳,建国后为中国民航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领导管理和飞行技术人才。
1992年6月,在学院提出“与有先进水平的国际同类院校接轨”的奋斗目标,扩建新的训练基地,提高训练能力,扩大训练规模,调整训练布局的背景下,学院原二分院建制分割,建立了遂宁航站。
刚刚成立的遂宁航站,营区老旧、人心失落,面临人才、资金和物资等短缺的形势,航站党委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立足实际、凝聚人心,在切实做好转场训练保障工作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盘活资源、开源创收,相继创办橡胶厂、预制板厂、养殖场、驾校、农场以及精加工厂,出租土地和营区闲置房屋等,圆满完成了“守业、安定、服务、创收”任务。
经历了分割建站的失落、守业建设的艰辛、减员增效的考验、挖潜增量的探索和团结奋斗的豪迈,遂宁航站在风雨中孕育了“勤劳朴实、顾全大局、坚忍不拔、锐意进取”的航站精神,从而有效地把全站力量凝聚到保障飞行训练、凝聚到航站的建设发展中:
机场围界、跑道延长、DVOR/DME台、助航灯光系统、机库、办公营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将航站打造成可容纳两个飞行大队同时驻训的、各种基础设施设备完善的辅助运行基地。
营区、围界以前的机场、临时机库、农场果园……一幅幅历史画面还原了航站20年的风雨历程;
机场有围界了、跑道加长了、VOR台建好了、新机库落成了、驻训大队进来了……,一个个令人铭记的事件标注了航站前行的幸福足迹;
配乐解说由舒缓到激昂,由低沉到高涨,诉说着航站的曲折变迁、跌宕起伏,唤醒了航站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一时间会场异常安静。与会者都在默默回味、静静重温那些年,航站的那些事….
卢智文在讲话中说,20年来,航站人坚决服从学院发展大局,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飞行训练保障能力,立足航站实际,抓住历史机遇,扎实稳妥推进“三步走”战略规划,在训练安全、人才培养、科研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遂宁航站现已成为川内转场训练枢纽,飞行训练量连年攀升,2011年驻训飞行量首次突破2万小时大关,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执着这片蓝天
二十载的梦想与追求
与航站人的交流中,除了体会到航站“朴实坚韧”的精神气之外,更多地感受到航站人锐意前行的执着。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机场迁建”和“恢复遂宁分院。”
据悉,遂宁机场迁建遂宁市安居区会龙镇的工作已经摆上了重要日程。迁建后的遂宁机场,预计年客运吞吐量逐步达到3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逐步达到万吨以上。届时,遂宁机场可起降夏延、奖状、新舟等高教机,形成初、中、高教机一体化训练的训运格局。这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遂宁城市发展规划与学校扩大飞行训练的矛盾,而且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和航空运输业发展。
今年上半年,民航局就学校恢复遂宁分院进行专项调研。
调研中,据有关专家介绍,恢复遂宁分院,是民航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扩大飞行学院培训能力的唯一途径,是充分利用航站现有资源的最佳选择,是实现搬迁新机场平稳过渡的最佳方式。
近年来,作中国民航飞行员培养主力院校的飞行学院训练量的增长已遭遇瓶颈,尽管学院在挖潜增量想了很多办法,但学院现有的新津、广汉、洛阳、绵阳分院训练量渐趋极限。2011年,飞行学院飞行训练小时突破24万。
“要进一步在量上突破,只有寄希望于遂宁、阆中”,专家预测。
据悉,飞行学院早已着手恢复遂宁分院相关准备工作,遂宁分院需配备的飞机和人员列入了学院“十二•五”规划,相关技术人员的储备工作也早已启动。
在会上的讲话中,关立欣充分肯定航站20年来为教学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展望未来,他说,今天的航站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挖潜、恢复分院、迁建机场、争攀高峰的发展新阶段。
关立欣希望航站继续坚定不移以飞行训练为中心,科学合理配置资源,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提高训练保障能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坚持防范关口前移,实现持续安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竭力提高服务质量;加大人员引进和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恢复遂宁分院做好充分的准备。
20年,是航站实现保障飞行训练安全的20年,期间,铭记着航站人永恒的风流;
20年,是航站把朴实、坚韧、奋进的精神写入了骨髓,风雨砥砺的20年,之中,镌刻了航站人无悔的奉献;
航站安全标兵张玲春说,从1986年第一次进入航站,就被这块深情的土地和飞翔的蓝天紧紧吸引。转瞬间,20多年过去了,发现自己对航站的这份情感已经难以割舍。
张玲春淡淡地说,在这里,有我喜欢的天和地、人和物,还有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
岁月流金20载,长空大地写风流。弱冠年华,鲲鹏展翔。
遂宁航站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开启了新的历史航程。
外媒连接:中国民航网 《民航飞行学院遂宁航站建站20年》
民航资源网 《飞行学院遂宁航站建站20年:长空大地写风流》

遂宁航站建站暨保证飞行安全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航站报告厅举行

郑孝雍院长为航站安全标兵颁奖

关立欣副院长代表学院党委和学院领导,向遂宁航站建站20周年表示祝贺

航站老领导、学院相关部门领导参加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