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忠粮 孙粟 刘畅报道:日前,校长郑孝雍率工作组在纷扬的细雨中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深入到飞行指挥现场和机务队,检查了新津分院的训练运行情况,并在随后的讲评中要求全校各训练分院:把握安全形势、防控安全风险、落实安全责任。
检查单位,高度保密
日前,一个清晨的7时10分,学校空管、机务、航安办的相关人员几乎同时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各位领导,校长今日有活动安排,请您8时30分前赶到校长住地上车。”
8时20分左右,校空管中心主任廖天贵、机务处处长冯世榕、航安办副主任孙承等陆续赶到集合地,并向校长秘书唐述瑞打听此行的目的地,但唐秘书却秘而不宣地说,“校长有要求,不便透露。”
8时30分,中巴车准时驶离学校,直奔成绵高速成都方向。此时,大家立即明白了校长是要对新津分院搞一次“突然袭击”。行车途中,郑孝雍要求,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与分院相关部门或个人联系。他表示,类似的突然袭击将来要不定期进行,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到学校最真实的训练安全状况。
9时50分,中巴车驶入新津分院前门,唐秘书请示:“校长,现在是否通知分院领导?”
“不,我们直接去塔台。”郑孝雍指示。
进入机场后,郑孝雍一行便隐隐约约地看见,远处的分院办公楼前有聚集的人影和闪动的电子标语。见此情景,郑孝雍正色问到,“这是怎么回事?谁透露了消息吗?”
面对校长的疑问,记者立即解释:“校长,今天新津分院有四川省对外友好交流协会委托记者站联系的重要外事接待活动,有多位曾飞越驼峰航线的美国老兵、美籍华人及其亲眷,来访70年前他们或他们的亲人们在华战斗、生活过的新津分院。据说,年龄最大的已达99岁高寿。”
“哦,原来如此!”郑孝雍说。
规范运行,检查过关
来到飞行现场,看到次第起降的飞机,整洁的环境,郑孝雍感到满意。走进飞行准备室,训练有素的学生礼貌地起身向校长问好,郑孝雍和蔼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请继续准备。我是来看看分院训练组织情况的。”
步入塔台,郑孝雍与当班的同志们一一握手,向他们问好,并在询问了出机数和天气情况后,查阅工作记录,了解当日分院值班领导的在班情况。
郑孝雍对塔台中的教职员工说,从飞行现场的情况来看,分院的训练运行工作总体上比较规范,这表明你们对CCAR-141部运行手册的宣贯是认真的、执行也是有力的。希望你们努力工作,为学校的持续安全做出新贡献。
稍后,接到通知的分院党委书记罗亚光赶到现场,并陪同检查下一阶段工作。
来到机务二队,队长裴小强正在主持机务维修安全讨论,传达郑校长近期关于安全工作的相关要求,并结合今年7月发生在该队的机务维修事故征候,从制度、法规、要求等不同角度分析、查找导致差错的原因。
看到郑孝雍一行突然到访,颇感意外的全体人员起身欢迎。郑孝雍在示意他们继续讨论的同时,坐了下来听取干部职工的发言。
讨论结束前,郑孝雍说:在学校机务维修史上,新津分院曾创造了连续10多年无人为差错的佳绩。实践表明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三老、四严”的机务维修作风,履行好、落实好安全工作的“四个责任”,按章办事、依法维修,杜绝人为差错是完全能够保证的。学校党委相信你们能够从这起差错中吸取教训,做好下一步的机务维修工作。
听取汇报,明确要求
已过中午时分,郑孝雍一行进入新津分院办公区,在罗亚光等随行同志的提议下,郑孝雍愉快地会晤了由分院王小龙院长陪同的来访美国老兵、美籍华人及亲眷,向他们介绍了中国民航和学校的发展情况,并与代表团部分成员合影留念。
下午14时30分,郑孝雍在分院会议室听取了王小龙代表分院班子所做的近期工作情况汇报,对分院在安全管理上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结合近期学校的总体安全形势,提出了“六防”要求。
他说,近年来,分院班子高度重视训练安全工作,很好地坚持了每月两次安全分析会和一次质量分析会,这些工作有利于查找、纠正管理、作风和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你们继续保持好这样的工作状态,把安全质量工作做实做细。
郑孝雍说,随着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的训练任务越来越重,由此也带来了校舍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但对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用发展的手段加以解决。希望分院班子认真研究,是否能够借鉴其他院校的多元化办学经验,破解分院校舍紧张难题,走出一条适合在全校推广的新路。
在谈到安全工作时,郑孝雍说,从总体上看,今年上半年学校的训练安全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发展态势良好,但进入下半年以来,尤其是6、7、8月,学校的安全形势有所滑坡。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章法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和有章不循等问题,这就充分表明我们在训练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改进。
为此,郑孝雍要求,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落实安全工作的“四个责任”,切实加强训练运行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既要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又要千方百计保证飞行安全。要把防止发动机空中停车、防止起落架故障、防止操作系统失灵、防止172飞机整机断电、防止人员思想麻痹和人为差错,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
新津分院党委书记罗亚光、副书记刘皖川、副院长任丰田、彭超、工会主席陈琦俊和分院党办、院办、安训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汇报会。
记者手记:
多一些突然袭击,就少一些疏漏麻痹
安全检查,对航空运行主体单位而言,不可谓不多。比如,每逢重要时间接点,或者季节转换,先是层层发文,成立领导小组,确定检查日程、内容,然后受检单位根据通知精神动员、部署、宣贯、自查,并对问题进行会诊、确定整改措施,最后迎接上级检查。
不可否认,这样的检查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也可以及时发现隐患,避免事故发生。一方面,有的单位能够以上级组织的安全检查为契机,认真查漏补缺,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扎实整改。另一方面,对少数疏于管理的单位或领导也能敲响警钟,可以促使他们静下心来,对照法规、标准和制度、要求查找不足,有的放矢地推进整改。
但是,由于这样的检查方式在客观上给被检单位的迎检工作留下了足够的突击整改时间,很难避免“临时抱佛脚”和“做表面文章”等问题不会在个别单位发生。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能促进安全工作进步,又能防止“表面文章”的检查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客观上讲,自然状态下的工作最为真实,也最容易暴露问题。因此,在不安排、不打招呼的情况下,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不定期对一线日常工作进行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隐患,纠正差错。同时,还能避免安全管理工作紧一阵、松一阵的现象,并能有效解决安全运行主体单位应该对照法规、标准等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
由此可见,多一些“突然袭击”,会少一些疏漏、麻痹,多一些“突然袭击”,更有利于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四个责任”落实,这也是树立持续安全理念的要义所在。

郑孝雍一行离开塔台前往机务工程部检查

在机务二队,郑孝雍就机务维修工作提出要求

郑孝雍向二战老战士问好

在下午进行的讲评会上,郑孝雍对新津分院的安全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分院王小龙院长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