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自信推动先行先试
民航飞院与洛阳市达成创新发展意向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李忠粮报道:正加快实施6个分院、3个基地,两个训练网络、1个中心建设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12年已完成飞行训练总时间33万多小时,而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有望因25日该校与洛阳市政府达成的创新发展意向继续推高。
当日下午,飞院郑孝雍校长在广汉会晤了来访的洛阳市副市长张世敏,双方就进一步促进洛阳民航发展,繁荣民航科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并在组建洛阳北郊机场集团,整合洛阳周边机场资源和科教资源,共同创办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河南飞行学院等,合作意向达成一致。同时,明确了合作需党委研究决定后方能推进目标和任务的落实。
郑孝雍表示,自1993年,学校原三分院迁入洛阳以来,分院按学校党政提出的“坚持航班、训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一手抓训练质量、安全和能力提升,尽最大努力满足民航快速发展对飞行人才的需求;一手抓航班增长,保证了洛阳航空运输市场平稳发展的态势,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随着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洛阳机场的客货运输量持续增长,截止目前,洛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70万人次,与去年相比实现了翻番。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2013年之后,我校洛阳分院的飞行训练将受到影响。双方应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早思考、早着手,寻求一种两全其美的新的发展方式。
张世敏表示,洛阳地处中原,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每年来洛阳旅游的客人达到6800万人次。但有数据表明,由于洛阳民航发展还相对滞后,2012年,来洛旅游的国际客人仅50万人。因此,促进洛阳民航事业发展,为国内外游客提供高效、快捷的现代航空服务,便成为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加快洛阳国际化旅游城市建设的客观需要。洛阳市委、市政府希望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整合资源,把洛阳北郊机场建设成为飞院控股、政府和企业参与,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有限公司。
对此,郑孝雍表示恰逢其时:落实今年初民航局与河南省签署的《关于加快河南省民航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和刚刚结束的民航工作会议精神,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既是飞院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民航业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愿意在政策、法规允许的框架下,探索有利于合作共赢的发展新模式。
郑孝雍说,组建洛阳北郊机场集团,按现代企业运行,能有效解决一些制约航班增长的体制和机制问题,进而能使洛阳的航班量迅速增长,但也势必会影响学校的飞行训练。据此,郑孝雍提出,整合洛阳周边机场资源,共同创办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河南飞行学院,在提高学校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的同时,发展、壮大自身培训能力的设想。
张世敏表示,郑校长的设想与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愿景完全一致。省委卢展工书记多次强调,大力实施民航优先发展战略,人才是关键。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政策,加强、完善河南省民航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去年,河南省全面启动了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按照“航空大都市”的理念,加快谋划航空经济发展。
洛阳市委、市政府非常欢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这样的全球知名高校能够参与到河南省大力实施民航优先发展战略的行列中来。我们将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给予最大的政策优惠。同时,我们还可以协调周边机场资源和教育资源,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洛阳飞行学院建设提供支持。
民航飞院洛阳分院院长张立斌、校财务处处长程仕双、校空管中心副主任张兴旺、洛阳市口岸办主任张耀民参加会谈。

会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