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暴雨过后是彩虹

发布时间:2013-07-11

——遂宁分院抗洪抢险暨恢复训练工作纪实

本网讯 税尚甫报道:暴雨突袭,洪水无情。“6﹒30”特大暴雨给遂宁分院造成了巨大损失,6月23日刚刚正式开飞的遂宁分院,在抗洪抢险和恢复正常工作中,经受住了考验,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灾情就是命令

从6月30日8时起,连续不断的暴雨倾盆而下,遂宁分院地处低洼的近台,油库、机场、灯光站等部位危在旦夕。分院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干部职工顶着瓢泼大雨,积极做好防洪抢险工作。公安派出所、机场保障部、空管站、机务工程部等单位,加强了油库、远近台、机场、机库等重点部位监视,并立即组织人员到近台、油库、机场等部位,把能搬动的机器设备一一迅速地搬到了安全的地方,扎实有力的安全防范与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6月30日18时,暴雨没有要停止的迹象,甚至还有加剧可能。分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安排布置机场飞机及相关设施设备的防洪抢救措施,其后,组织人员连夜做好防洪工作,搬砖头垫高飞机,搬沙包筑牢防线,加强了汛情监控,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看着机场逐步上涨的水势和机库20多架飞机,分院院长黄文彦心急如焚,彻夜监视着机场的水位情况,组织了有效的施救,飞机保住了。

7月1日大早,院长黄文彦、党委书记李蓉带领分院领导班子成员一边积极联系地方给予支持,一边组织人员分头到各危险部位继续做好抗洪抢险工作,分院党员干部有的穿越积水警戒线趟水而来,有的冒雨开车、车辆熄火后步行而到,他们在近台不断上涨的水中升抬导航机,到灯光站帮忙转运设备,趟着粪水到油库抢险……

齐心协力不等不靠

特大暴雨的袭击,遂宁机场降雨量达到了354.1毫米,机场内积水最深处780毫米,机库积水520毫米,灯光站和近台积水近1米,场内搬不动的设施设备全部沉没在洪水中。

7月2日上午,肆虐的暴雨终于慢慢停了下来。分院立即组织召开灾后重建专题会议,收集暴雨洪水对各种训练保障施设备造成的损失情况,研究如何做好灾后重建、尽快恢复教学飞行训练工作,明确了清理、恢复工作的重点和要求,列出了时间表。

水是一切工作生命线,电是恢复工作的重点,解决分院和新津驻场飞行300余人师生员工的正常工作生活,迫在眉睫。院长黄文彦、书记李蓉头顶烈日,脚踩泥泞,深入到各受灾部位查看受灾情况,现场指挥灾后恢复工作。分院消防车取来安全干净的水,保证了分院人员生活用水;机保部立即查清了水电中断原因,争得遂宁市抗洪救灾指挥部支持,尽快恢复了分院正常供水供电;卫生部门对分院所有水淹过的部位,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及时做好防疫工作……

清淤抢修恢复训练

雨过天晴,矫阳似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头皮刺痛。由于停电断水,清淤工作量大,淤泥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分院没有一人因此而退缩,没有一人因此而叫苦叫累。有的同志因为连续工作、劳累过度声音嘶哑了,有的同志脚磨出了水泡疼痛难忍,有的同志脚上、手上暴露部位起了红斑点,瘙痒难耐,依然挥汗清扫机场,冲洗机库。

恢复飞行训练,机场供电是关键。由于遂宁机场全部被洪水浸泡,供电系统全部瘫痪,机保部面临恢复任务重、困难多的现状,组织人员想方设法,对机场供电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测、检修,及时恢复了机场供电;对淤泥阻塞严重的油库、机场北面等部位的排水系统进行了全面清淤,疏通了排水;全面检修恢复了训练后勤保障设施设备。

电力恢复后,机务部对所有飞机的机轮进行了分解、清洗和重新注油,进行了全面通电和试车检查;空管站突出重点,有条不紊地检测、检修恢复了通导、气象等机器设备;安监部、机务部、派出所针对机场消防泵、近台不能立即投入使用的情况,制定并采取了应急补救措施。7月5日,所有保障部门对机场、机器、设施设备进行了加载满负荷试验,做到了分院灾后开飞万无一失。在开飞准备碰头会上,飞行和各保障部门满怀信心地交出了“良好,完全能够保障正常开飞”的答卷。

最新热点

版权所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蜀ICP备05031896号-1 川公网安备510681025107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