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分团委(总支)、各直属团支部:
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这场特大自然灾害给灾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目前,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正积极投身于灾后重建的重大工作中。为引导全校广大青年学生在灾后重建中奉献青春、智慧和爱心,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发奋成才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参与灾后重建的实际行动,勇敢地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学校团委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全校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开展针对灾区的志愿服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服务灾区 共建家园
二、活动内容
各二级团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本专业学生特点,特别是抗震救灾的实际需求,广泛开展灾区和灾民救助站支教、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文艺演出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灾区参与群众思想工作和心理调适工作。
1、政策宣讲服务活动。通过走村串户、座谈讲座、板报宣传等形式,在受灾乡镇及灾民安置点着力宣传党和政府对灾区重建和灾民安置的相关政策,让群众了解政策内容、支持政策实施、增强重建信心,配合政府做好灾后安置和重建工作,在灾民安置点形成浓厚的积极恢复生产氛围。
2、教育服务活动。在灾民集中安置点、板房安置区、学生安置区开展学业辅导和教育服务活动,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让受灾区的同学们尽快得到正常的教育。
3、心理抚慰和心理调适服务活动。心理抚慰和心理调试是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慰问和运用适当的心理干预手段,引导灾民走出地震的阴影,抚平灾民心灵的创伤,走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4、文化宣传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业余文艺演出队,精心编排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到灾民安置点演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扶持、帮助当地艺术团体,培训一批文艺骨干,帮助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捐建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宣传科学知识。
5、大学生骨干挂职服务活动。集中组织大学生骨干到城市社区、厂矿、农村进行挂职锻炼、调查研究,在参与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过程中,深入了解国情,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把组织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作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改革开放成就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组织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与实施“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提高职业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更加顺利地就业奠定基础。
6、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活动。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各地改革开放成果、观看改革开放成就电视专题片、考察一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新农村建设典型、访谈一批改革开放事业见证人、撰写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心得和社会调研报告等方式,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着力宣讲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党中央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重要战略思想,帮助群众深刻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唯一正确性,深入了解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的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营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同时,以举办北京奥运会为契机,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奥运精神。
三、活动方式
1、重点组队。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按照上述内容并结合学校实际重点组织团队。各二级团组织都要有一定数量、规模适度的上述团队,并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服务团队和省、市重点服务团队。要形成省、市、校、院(系)团队梯次。
2、分散活动。各二级团组织要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党中央、国务院在灾区灾后重建的统筹部署紧密结合起来,要在重点组队开展活动的同时,对不能参加统一活动的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动员学生自主安排,组织更多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大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动员大学生参与灾后重建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开展“强国之路,青春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各二级团组织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要对深入灾区参与群众思想工作和心理调适工作的团队和灾区支教、文艺服务队等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供必须的后勤物资保障(食品、生活用品、药品、交通、帐篷等)。要高度重视参加活动的师生的安全,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2、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今年的活动以竭诚为汶川地震受灾群众提供服务为重点。各二级团组织要根据灾区需求进行立项,选拔学生组建团队。要围绕今年主题和工作重点突出抓好志愿服务团队,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专业性,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掌握灾区需求,切实帮助灾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灾区群众带去实惠。返校后要加强联系,对于活动中一时未能解决的问题,要发动老师、学校的力量继续攻关。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二级团组织要把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摆上重要日程,列入计划,动用一切宣传手段,开辟专题、专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一线采访报道,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通过校级、院级报刊、校园广播、电视和工作简报,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工作。要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工作经验,推动“三下乡”活动不断深入。
4、认真总结,表彰先进。各校级立项团队在开学后两周内要向校团委提交活动总结报告、实践成果、宣传资料、成员小结和有关单位评语。其他学生的活动材料上报各二级学院团委(总支),典型事例上报校团委。校团委将对活动进行总结表彰并举办校级重点团队事迹报告会,出版社会实践优秀论文集。对事迹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校团委还将推荐参加四川省和成都市的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评比。
校级重点团队申报表格请于7月8日前报校团委办公室。
联 系 人:贾小薇
电 话:0838-5182182
电子信箱:254387603@163.com
附:2008年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申报表
共青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委员会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