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张祖礼的传奇故事

发布日期:2018-12-29 浏览量:

12月28日,中飞院党委副书记王军率宣传部、离退处的同志和大学生代表专程走进张祖礼的家——一栋位于中飞院生活区的中式单体别墅,为即将跨入期颐之年的寿星送去近30000名师生员工的祝福。

在中飞院写给张祖礼的慰问信中,学校用“心存高远,平生坦荡严谨,仰不愧天;恩泽后人,一世呕心沥血,俯可对地。”评价了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为中国民航培养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动人事迹。

1983年,65岁的张祖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阅读张祖礼的传奇故事,我们能够明白,忠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当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素质。而我们的党,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忠诚战士,才能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的万里长城,这也是我们的党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忠粮题记

投笔从戎:

远渡重洋学领航技术

“我的四姐张祖文、堂哥张祖贵、姑妈张博文都是地下党员。受他们的影响,我18岁那年参加了学生军和‘读书社’。”回忆往事,张祖礼记忆犹新。

张祖礼1918年出生,广西博白人。1943年考入国民党航校,经3个月培训后,1944年2月,被派到拉哈尔学习航空理论。同年7月,又被派往美国学习领航技术,并取得甲种领航员证书。

回忆过往,张祖礼骄傲地说:“在美国学习期间,我不仅学会了为飞机引路,而且也为自己找到了人生方向。”

张祖礼回忆,在美国学习期间,《美国华侨日报》是大家比较喜欢的媒体,在这张报纸上他们不时能够看到一些进步文章。“我正是在这份报纸上,读了《论联合政府》的。”

张祖礼说,随着大家对共产主义有了更多的了解,不少同学私下相约,回国后要设法到解放区去找共产党。

学成回国后,张祖礼被分配到驻上海的国民党空军8大队35中队任领航员。不久,他认识了101中队的张雷。

“张雷的表姐是新四军,我想通过这条线去解放区。”张祖礼说,但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张雷后,被拒绝了。张雷说:“国民党的空军是一个很难打进去的系统,希望你留在上海,为解放全中国工作。”

1948年秋,张祖礼晋升为35中队中尉情报参谋。这期间,他也有了定点联络人——晋冀鲁豫城市工作部派到上海工作的地下党员王月英。他们每周六都会在虹口公园碰面,交换情报。通过王月英,张祖礼将所在部队的部署情况,飞机性能参数、武器配备、常去的轰炸地点等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送给党的组织。

平日里,张祖礼也特别留意接触一些思想进步和努力学习俄语的同事。当时,张祖礼简单地认为,苏联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中心,能主动学习俄语的人一定向往共产主义。按照自己的这种推论,张祖礼开始向郝桂桥、俞渤等青年军官周围靠拢。

罗青长(右一)专程赴石家庄慰问张祖礼(左二)等起义人员

驾机起义:

夜幕中投下1000磅炸弹

1948年对国共两党来说都是重要拐点。这年的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解放军直逼上海、南京。11月6日,被国民党称为徐蚌会战的淮海战役打响后,张祖礼所在的8大队奉命飞往战场执行轰炸任务。张祖礼说:“那段日子,我最怕听到飞机引擎的声音。只要飞机一起飞,就意味着又有很多同胞可能遭遇不幸。”为了消极抗令,张祖礼先是以感冒头晕为由拒绝执行任务,到后来干脆就泡病号、住医院。同时,张祖礼也利用这些赋闲的日子学习俄语,为将来建设新中国做前期准备。

1948年12月3日,经俞渤、郝桂桥等人的努力,张祖礼从上海转到南京,成为郝桂桥机组的领航员。张祖礼说,到南京后郝桂桥告诉他:“房子已经准备好,可以搬家了。”他们约定,由郝桂桥选择起义时机,并商定:每天吃饭时都看一看郝桂桥,如果郝桂桥点头,就表示当天要起义,如果摇头就表示继续待命。

12月16日,南京大校场空勤食堂的告示牌上贴出了“晚饭后,蒋总统和夫人邀请全体飞行员到新生社(国民党空军俱乐部)看电影”的通知。中午在食堂就餐时,当张祖礼与郝桂桥四目相对,郝桂桥轻轻点了点头,张祖礼立即会意,起义的时机到了。

晚上,张祖礼他们以各种借口推掉了蒋介石请大家看电影的邀请,悄悄带上手枪、耳机和飞行图纸,在俞渤宿舍里集合。俞渤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作了起义前的动员:“如果行动暴露了,由周作舟引爆炸弹,我们和停机坪上的飞机同归于尽;如果发生枪战,大家都要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19时,张祖礼等5人悄悄摸进了机场,几经选择,最终确定了编号为514的B-24重型轰炸机。当日,这架飞机的弹舱内不仅有5颗1000磅炸弹,而且有足够让张祖礼他们飞到解放区去的汽油。

20时许,当蒋介石还在俱乐部内给全体飞行员训话时,张祖礼等5人已经驾驶飞机飞临南京城的上空。20时15分,5枚炸弹从弹舱内投向了钟山脚下……

奔向光明:

火把为起义勇士照亮跑道

张祖礼回忆,机组在南京城上空投下炸弹后,加大油门飞向解放区。后来才知道,因该飞机上的投弹系统被党的地下组织撤换,炸弹并没有炸中“总统府”,而是在新军俱乐部外爆炸的。

“起义后,我们原计划是前往东北解放区,但后来机械师陈九英向俞渤报告,飞机的油料不够飞到东北解放区,我们决定改飞石家庄。”

晚上12时左右,飞机到达石家庄上空时,地面一片漆黑,随即高炮声和重机枪声骤然响起,一道道火光不时在飞机的前后左右划过。原来,由于张祖礼他们临时改飞石家庄,又没有与当地的党组织联系,驻石家庄的解放军误以为是一架前来偷袭的国民党飞机,因而对地面的灯光实施紧急管制,并向他们开火。情急之下,俞渤将航行灯作为信号灯,打开、再关闭,半闭、再打开,反复数次向地面发出信号,但炮火仍继续向他们射击。

“我们找不到机场,无线电又与塔台联系不上,只能一直在石家庄上空盘旋。后来,解放军看到飞机一直盘旋,又不投弹,可能是明白了我们的来意,他们停止了射击,并在跑道两侧点起数千只火把。12月17日1时,我们平安降落在石家庄机场。这时,油量表显示的油料只能再飞行20分钟。”张祖礼说。

飞机在机场安全降落后,张祖礼一行受到解放军的热烈欢迎。次日,受毛主席、周副主席的委托,罗青长专程赴石家庄对他们表示慰问。

1948年12月17日,美联社发了这样一则消息:“国民党首府南京昨晚发生炸弹爆炸事件。据权威人士说,炸弹是从执行任务的国民党空军飞机上不慎掉下来的。”张祖礼他们在石家庄听到这一消息后,不由自主地笑了。

数日后,张祖礼等5人驾驶飞机飞赴沈阳,加入了人民空军。

起义成功后张祖礼(左一)换上解放军军服

集结南苑:

积极备战受阅飞行

1949年8月底,张祖礼他们接到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的命令,得知将要执行参加开国大典的受阅飞行任务时,几乎所有人都激动得说话都在发抖,但欣喜和激动之余,他们又为眼前的一切犯起愁来了。

张祖礼说:“当时,我们要面对三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是距开国大典仅一个月,时间紧,任务重。二是南苑机场的飞机不仅旧而且杂,维修任务重,安全压力大。三是飞行和机务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既有在迪化学习飞行的长征干部,又有国民党起义人员,还有东北老航校培养的第一代飞行员。由于飞行经历、技术水平和所飞机型的差异,这样一支临时凑起来的队伍要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困难重重。”

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张祖礼他们进入了参加开国大典受阅飞行前的训练。

张祖礼回忆,那是一段紧张忙碌的日子,每天破晓,就开始做准备:“飞行、开会、讨论、解决技术难题,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尽管这样,但10多天下来,我们对能否完成这次受阅飞行任务仍然没底。”

于是,他们向飞行队主管邢海帆建议,能否向军委请示,先在受阅飞行航线上,搞几次受阅演练。经请示,中央很快同意了。

就这样,在邢海帆的带领下,张祖礼等人迅速完成了航行计算和图上作业,并拟定了将17架飞机分成6个小队通过天安门的飞行预案。同时,考虑到此次受阅是人民空军首次亮相,为了让编队飞行井然有序,他们还对不同飞机的航速作了计算、提出明确要求。

为检验预案和数据是否准确、可行,张祖礼等人又进行了多次验证。之后,有人考虑到飞机太少,又提出9架P-51战斗机飞过天安门后,接在6分队后面,再飞一次的建议,经反复修改、完善后,最终形成了演练和受阅实施方案。

开国大典:

17架飞机飞出了26架

1949年10月1日,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

15时整,林伯渠宣布:开国大典开始!毛泽东健步来到麦克风前,用浓重的湖南乡音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正式成立了!

顿时,聚集了30多万军民的天安门广场沸腾了!

16时整,盛大的阅兵式隆重举行。与此同时,南苑机场上17架引而待发的受阅飞机也开始咆哮、开始怒吼!飞行员们期待飞翔,期待在人民空军首次亮相中一展军威!

16时35分,当陆军机械化战车师行至天安门广场时,“26”架受阅飞机,也依次飞越天安门广场。一时间,天安门上空的飞机轰鸣声,与地面滚滚的铁流和鼎沸的欢呼声,交相呼应,把开国大典推向了高潮。

“当时,我是在长机——蚊式轰炸机的领航员位置上接受检阅的。” 尽管张祖礼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间只是一瞬间,但却让他回味了69年,而且还在继续。

69年后的今天,已是期颐之年的张祖礼,回想起那短暂而幸福的时光,仍激动不已。“我想,毛主席他们一定看到我们的飞机了。”张祖礼一脸幸福地说。

张祖礼说,我们按照受阅飞行预订的起飞时间起飞后,先在东郊双桥上空盘旋编队,并从这里由东向西飞行。进入航线飞行后,3个P-51战斗机分队在前,4分队两架蚊式轰炸机随后,接着是5分队的3架C-46飞机和6分队的1架L-5通讯机、两架PT-19教练机。在6个编队中,除两架蚊式飞机是“一”字排列外,其他各分队都是“品”字编队。

按预订方案,9架P-51战斗机通过天安门,先直飞再右转,沿北京外围飞行,与6分队接上,第二次飞越天安门。这样,给人的感觉是前后都有9架P-51型战斗机,而受阅飞机也就由17架变为26架。

张祖礼介绍,完成受阅飞行,返回南苑机场后,他和邢海帆等9人又接到参加国庆宴会的通知,当时他们还沉浸在受阅飞行的喜悦与自豪中,这接踵而来的喜讯一下子弄得大家不知所措,以至于赴国宴时,竟然连飞行服也没有换下,大家就匆匆忙忙地出发了。

“席间,周恩来总理和朱德总司令还专门来向我们敬酒。总理和总司令高兴地说:‘你们飞得好,飞得好啊!’他们还勉励我们继续努力。”张祖礼说,总理和总司令的话,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大家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努力工作。

开国大典上受阅飞机飞过天安门

后 记

张祖礼,1918年12月30日,出生在广西博白县径口乡文水村。

祖父张履贞,为晚清举人,辛亥革命后,任广西众议员。1923年,在北京拒绝了曹锟贿选后,追随孙中山在大总统府任国会议员。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愤然告老还乡归隐。

父亲张金铭,北伐时任黄绍竑的秘书,曾任中学教师、县长、内政部科员。后因对现实社会不满,弃官归田,并把自己的家建成了党的地下联络站。

采访结束前,张祖礼的妻子李秀芳向记者展示了1949年1月30日出刊的华北画报,封面上面印有张祖礼等5人起义时的合影、起义飞机、在解放区受到热情欢迎的场景,以及5人换上解放军军服的照片。封面文字称他们为起义的“勇士”。

1949年5月5日,周恩来、朱德、聂荣臻等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俞渤和张祖礼等起义人员。周恩来希望他们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而努力!

1949年8月,张祖礼凭借一张200万分之一的地图,完成了北京至酒泉的首航任务。

1949年10月1日,完成开国大典受阅飞行后参加国宴,再次受到周恩来、朱德的接见。

1956年,调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任领航教师。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受到打击,并于1958年下放农村监督劳动。

1978年,平反,恢复原来的工作和待遇。

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四川省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