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17日,2025年“兆易创新杯”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深圳市龙岗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圆满闭幕。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主办,秘书处设在中国电子学会。大赛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打造校企合作创新平台,营造研究生创新良好氛围,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与服务支撑能力的全面提升。本届竞赛赛程赛制较往届基本保持不变,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技术竞赛采用企业命题和开放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新设立“光载信息”专项赛。兆易创新、华为、小米、无问芯穹、飞腾、优利德、算能、TI、新思科技、MathWorks等企业设置企业命题或专项奖,联想作为合作伙伴为竞赛提供支持。
在成功入围全国总决赛的队伍中,中飞院航空电子电气学院斩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其中由无人机先进动力实验室彭旭老师和微发创新与绿色航空动力实验室张俊杰老师联合指导的“氢云之翼”队的作品“零碳行者--30kg级复合翼无人机氢电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与研究”获得全国二等奖。

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电子信息类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竞赛,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主办、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共同承办。自3月正式开赛,全国八大赛区共有来自333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8228支队伍参赛,经各赛区、创投机构及命题企业的严格审核,共有635支队伍的2000余名学生齐聚深圳,共同角逐研电赛的最高奖项。

项目名称:
零碳行者--30kg级复合翼无人机氢电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与研究
项目介绍:
本项目为解决传统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续航时间短、动态响应滞后及碳排放高等问题,通过锂电池+燃料电池并联混合动力架构设计、基于离散LQR模型预测算法的能量管理系统、以及硬件电路与软件系统集成研制等方法,研究了30kg级复合翼无人机氢电混合动力系统。结果表明:该混合动力系统成功融合了氢能高能量密度与锂电池高动态响应的优势;在垂直起降阶段,系统能提供瞬时高功率输出以满足快速响应需求;在巡航阶段,燃料电池作为主电源稳定驱动飞行,并利用其富余功率为锂电池高效充电,相较于传统纯锂电池方案,该无人机实现了续航里程与持续飞行时间的大幅提升,显著增强了作业能力。整个飞行过程全程实现零碳排放。可见,该氢电混合动力系统有效融合了氢能高能量密度与锂电池高动态响应的优势,显著提升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环境友好性,为工业巡检、物流运输及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提供了高效的绿色动力解决方案。

项目名称:
施工隧道环境状态智能检测系统
项目介绍:
当前已有的隧道环境状态监测系统具备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位置和隧道环境监测的能力仍至少存在两方面不足:1)现有监测系统中对施工隧道人员和设备的定位方案存在功耗高主位精度低等问题;2)现有解决方案尚不具备对施工设备作业状态的监测能力。基于上述背景,参赛团队设计计了“超宽带+蓝牙“融合定位机制,提出定位精度高、系统功耗低的融合定什解决方案。通过综合运用嵌入式技术、物联网工程以及无线通信等跨学科知识,设计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施工隧道环境状态综合化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施工隧道中的人员及车辆位置、环培湿度、气体成分以及施工设备作业状态的综合化智能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