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评估知识
第五期:校史校情
发布时间:2025-04-07点击数:来源:

校史校情


1.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校训等


校训:远举高飞、博学笃行

校风:忠诚团结、勤奋严谨、安全精飞、求实创新

教风:治学严谨 言传身教

学风:勤学苦练 学以致用

九字经:帮思想 教技术 带作风

飞行宗旨:人民送我学飞行 我学飞行为人民

飞行学风:地面苦练 空中精飞


2. 学校校史

我校是中国民航局直属的部省共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6年,因特殊使命而生、为国家民航而立,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成立,由毛泽东主席任命军政领导;1980年列入全国高等学校序列,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正式定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3. 学校面积和设施


学校地跨川豫两省五市,占地面积16572.29亩,在校生26356人,其中本科生22709人。设有广汉、成都天府2个校区,在四川新津、广汉、绵阳、遂宁和河南洛阳建有5个飞行训练分院,管理运行5个通用和运输机场,有20种型号387架初、中、高级教练机,以及空客、波音等58台飞行模拟机和练习器,近三年年均飞行训练时间43.68万小时,占全国通用航空飞行总量的1/3。学校现有26个教学科研单位,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本专科专业。有飞行技术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飞行器动力工程等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

学校拥有“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民机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通用航空器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全电通航飞行器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省级研究(创新)中心,1个全国科普基地和4个省部级科普基地,拥有四川省院士工作站、四川省引才引智基地等3个高端人才平台。全程参与国产大飞机C909C919的研发、制造、试飞、程序设计、审定、取证,着力解决国产民机制造生产“卡脖子”关键问题,在民航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4. 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定位


伴随着新中国民航事业的起步,学校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红色基因”,厚植“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宗旨意识,一直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以飞行员为主的民航各专业人才的特殊使命,经过69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以飞为主”,理、工、文、管、法、艺、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飞行大学”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依托民航、服务民航的鲜明办学特色

5.飞行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深耕民航,成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输航空飞行员培养方案,实现了从飞行学生到航线运输驾驶员的无缝衔接,成为中国民航运输驾驶员培养的“国家标准”。学校确立“立足民航,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着力培养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技术精湛、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航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高素质人才,包括中国民航70%的飞行员、80%的机长、90%的功勋飞行员,其中涌现出了王仪轩、刘传健等“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国产大飞机首席试飞机组、永暑礁校飞机组等先进典型,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


上一条:第六期: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对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有什么作用

下一条:第四期: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座谈访谈参考提纲